2009 智慧化居住空間情境模擬創作競賽  第三屆「創意狂想 巢向未來」

得 獎 作 品
 
 
 
 
 
9 8 S 0 I 0 5 4
垂直農園
9 8 S 0 I 0 9 7
it-box
9 8 S 0 I 0 5 0
傳說
金 獎
銀 獎
銅 獎
 
 
 
 
9 8 S 0 I 0 1 7
交換場域
9 8 S 0 I 1 0 2
率生活
佳 作
佳 作
 
入 選 獎 作 品
 
 
 
 
 
9 8 S 0 I 0 0 7
決定性瞬間
 
9 8 S 0 I 0 1 1
循光
 
9 8 S 0 I 0 1 3
追光捕影
 
9 8 S 0 I 0 1 5
盾遁
               
 
 
 
   
 
9 8 S 0 I 0 6 4
C - Wall
 
9 8 S 0 I 0 9 1
互動公車站
 
9 8 S 0 I 1 2 9
Building Manager 2.0
 
   
 
 

 

獲獎隊伍得獎感言
 
金獎 垂直農園」
國立聯合大學  建築系 / 李至軒


   感謝工研院舉辦這次競賽讓我們有一個這麼好的發聲舞台,可以發表我們對現今建築空間與台灣社會的觀察與想法。比賽過程中更感謝評審委員、老師及產業先進們的諮詢協助與鼓勵。這次能獲得評審專家的青睞並且僥倖得獎,我與指導老師m十分意外,因此今後我將繼續關注社會議題並配合專題研究時程繼續發展與深入研究。感謝大 家!謝謝!

 
銀獎 it-box
合肥工業大學  建築與藝術學院 / 胡亦夏、王媛灝、金麗華


  我們是來自內地的團隊,此次很榮幸的參加了工業技術研究院舉辦的智慧化居住空間的創作競賽,并且能夠得到評委的認可,獲得銀獎,我們感到很十分欣慰。

  It-box的靈感來源於超市的購物車,它是為白領一族量身定做的可移動“工作間”,主要解決了白領在現今辦公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如出差引的辦公空間閒置及由此帶來的空間和物資上的浪費,公司硬性制度給員工帶來壓迫感而抑制員工的創造力,員工自我需要未得到很好的滿足而削弱其積極性等。基於此而設計的Itbox可以像超市的手推車一樣隨用隨取,像變色龍一樣變色來調節人的工作環境以調節心情,它也可以通過調控外殼的透明度和隔音效果來b造員工的個人空間,同時提供了休息、健身和娛樂等功能。

  以上種種措施我們在方案設計中進行了充分的嘗試,我們期望it-box能夠真正的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價值。因此,我們希望與大家進行更廣泛而深入的交流,來使方案繼續深化,以期將它推廣應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發揮其應有的價值,讓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帶來的效應。

  柯布西耶說過:建築師的激情可以從頑石中創造出奇跡。我希望與在座的各位一,用努力進一步推動智慧化產業的發展,用激情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的奇跡!

  最後再一次感謝主辦單位給與我們團隊的肯定,感謝為我們奔走聯絡的劉能堯副工程師和王筱婷副工程師。
謝謝大家!

 
銅獎 「傳 說
台中技術學院  室內設計系 /
莊宗達、周姵含、高迎娟、曾郁凱、吳佳佳、廖家億


  為大家的互相配合、討論,才能激盪出如此多的構想,只有團結才有力量,所以我們對彼此m相當感恩,除此之外,也要感謝系上藍主任的鼓勵,讓我們在繁雜的課業壓力之下,還能鼓勇氣參加,也感謝工研院對於比賽的用心。初,在主題的探討上我們有許多對未來的想法,面對未來的科技化,我們更希望科技能多帶點人性,人與 人之間的感情交流,不應該被科技所疏離,所以就放膽去玩,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把一切的不便利拋開吧,對於未來我們有更不一樣的想法,這就是我們要的『傳•說』。

莊忠達:   
  團結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經過這次的比賽,相信大家不只對於未來有不一樣的想法,也對於團隊合作所發出的力量有一層新的見解,大家辛苦了!你們m是最棒的。

曾郁凱:   
  過程真的很辛苦,也因為學校的課業衝突,心理常常有疲乏跟無力感,很感動這個團隊裡得到許多支持下去的動力,雖然是很辛苦的六個月,但結果的呈現我們m很盡力盡興的表達我們的想法,也感謝工研院給予這個機會讓我們能有機會發表我們對未來的看法。

吳佳佳:   
  在這次比賽過程中,深深的感受到比賽除了看誰的創意好、概念佳之外,耐心與毅力才是最後勝出的關鍵。半年期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可是卻橫跨了期末、暑假與期中,從一開始的蒐集資料、設計發想,到後期的短片、模型製作,想要怎麼收穫,就要看怎麼栽。身為組員之一的我感到為榮!

廖家億:   
  第一次參加大型比賽有這樣的成績我感到很高興,半年來無數次的討論開會,題目的方向確認、圖面一再的修改等,要感謝同學們的配合及老師的督促,能讓這個設計從無到有。這次的比賽吸取到很多經驗,相信在之後的比賽也能運用這樣的經驗下去設計,感謝為這個設計付出的每一個人。

周姵含:   
  參加比賽對我的眼界帶來多面向的刺激,感謝主辦單位舉辦這個比賽,讓學界與產界有更多的互動。也希望能一直舉辦這樣的比賽,讓科技的進步是為了讓人的生活更好。感謝團隊的努力,感謝主辦單位的肯定,更加深自己走向設計路上的決心,讓設計貼近人性關懷帶來更好的生活。Just do it! 勇敢的表現自己,將會看見自己散發小小的光芒。

高迎娟:   
  對於這次的比賽,花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但與組員討論過程中,源源不絕的靈感接踵而來,但也需具備整合,才能使作品更加完善。在整個比賽的過程中,有時也會遇到一些瓶頸與困惑,但經過協調,使作品得以已最好的形式表現出來。對於生活中有許多的不便利與趣味性,這對我們來說是最好的設計素材,也藉由這次的比賽,使我了解到更加的樂趣。

 
佳作交換場域」
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系 / 陳冠竹


  有句話說智慧來自於生活,我想對於生活保持一定敏銳度常讓我在設計上有許多的創意與驚奇。我本身是建築系學生,對於綠節能減碳的議題在設計課或其他課程時經常是我們所關注的,而在設計的過程中常與老師討論許許多多的可能性,當初我們想法放得很大天馬行空,最後我將它回歸到最簡單的方法去處理我想要達到的效果,或許他還有進步空間,但對與我來說他可能扮演我在未來在謀階段的對於環境的看法與影鞢A生物在生存時有三大必要條件:陽光、水、空氣,而我們在居住時我則定 義五大條件光、影、風、冷、熱,所以我以這些方向切入發想,希望在建築不只是個結構,而我希望能夠以生物的簡單構造,組合不同功能,最困難的就是要整合這些想法在一個簡單的構造裡,也要讓不是這領域的人瞭解這些東西在現實生活中的感覺所以,也利用動畫去表現我所想要的情境。 而在這些過程裡我學到很多對於環境的知識與看法,也對於技能上有所精 進,但我認為最難忍可貴的經驗是在這種大場面,面對不同領域的人去做簡報,面對面的對談,相信這些經驗對於未來在職場上一定相當有幫助。

 
佳作 「率生活
種冠工坊 / 李冠蓁、黃種祥


  參加「創意狂想 巢向未來」競賽已經是第二次了,回憶這兩次參賽的點滴, 中間由概念到設計階段,乃至於競賽後期的實體模型與動畫,經歷很多辛苦熬夜的過程才誕生出最終的結果,得到諸位評審長官的青睞與肯定,之前再多的疲累m一掃而空,感謝各評審給予這樣的機會,讓我們從眾多競爭團隊中脫穎而出。當然這部份特別感謝邱茂林老師對於智慧建築相關議題的指導,讓我們對於兩次參賽的內容能充分發揮。

   回憶兩次競賽內容,討論的議題與角度m不相同,「移動記憶」是屬於智慧介面與對生活空間及價值影顒熙]計,藉移動與記憶兩個主軸,討論數位介面對生活空間所造成的影鞢C而「率生活」是探討在環境條件變動下,建築創造新能源形式與建築操作的設計,藉建築物的演化改變生活的型態,是率建築所希望達到的目標,進而率化生活。設計的開端m是很生活化的經驗,兩個議題也是平常就一直注意關心的議題,想法的緣也許很不實際,但經過討論與修正,概念才會成為實際可成型與執行的。

   未來的生活型態及住宅議題是我們這一世代居住在地球村上的人類共同面臨的課題,世界上許多國家m面臨了環境劇變而遭受到的生存挑戰,未來所謂「巢」的課題將更整合了環保、建築、工業、資訊、製造等領域。創意狂想將有更廣泛更瘋狂的討論空間。

   很高興工研院能舉辦這樣的競賽,藉由這樣生活化的設計思考,引發更多漣漪,希望更多設計工作糽峎O建築領域的學秅~子共襄盛舉,期待有更多好作品與實用的設計出現!